更新日期:2025年06月18日
 

員工是讓公司持續創新及永續發展的關鍵動力,因此,提供員工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是公司的責任。我們以「建構安全健康的工作場所」及「零職災」為安全工作環境管理目標,期望中強光電之員工及工作者,能在健康、安全的環境下工作。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

我們將環安衛管理規定全面制度化,供員工及工作者遵守,並訂立職業安全衛生政策,定期檢視安全衛生績效、強化人員教育訓練、實施風險管理及定期現場查核,確保工作環境安全性,2024年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內、外部驗證範圍涵蓋「職業災害管理」申報之員工及工作者人數。

除依國家各項相關法規執行並依不同作業場所性質導入危害預防措施與相關管理規範外,由最高主管設立安全衛生組織及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並由各廠區職業安全衛生人員負責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第三方驗證(ISO 45001)稽查作業,台灣廠區、吳江廠區及昆山揚皓光電1之驗證通過率100%,在ISO 45001管理系統下,經內部稽核之員工人數2為4,030人,非員工人數為502人,稽核涵蓋範圍比例100%;外部稽核之員工人數為3,937人,非員工人數為444人,稽核涵蓋範圍比例分別為98%及88%;台灣廠區也同步取得CNS 45001認證。希望藉由落實管理循環各項工作計畫,達到持續改善目的,減少職業災害發生,確保全體同仁與利害關係人的安全與健康。
1:昆山揚燁光電為昆山揚皓光電之上游供應商,工作環境安全系統與其合併管理,未來將依客戶需求通過ISO 45001驗證
2:本章節提及之員工人數和工作者人數皆採2024年1月~12月平均人數取整數;台灣各廠區以2024年1月~12月職業災害申報統計資料計算;大陸廠區以人資系統資料計算

職業安全風險管理

中強光電設有危害鑑別與風險評鑑作業規範,並由管理單位推動各部門每年定期檢討與修正危害鑑別及風險評鑑資料,當製程、設備、原物料、作業環境改變之前,依化學、物理、人因工學、生物及其他安全衛生(涵蓋社會及心理)等危害進行鑑別,並要求相關執行危害鑑別與風險評估人員至少接受風險評估相關訓練三小時。各單位將不同作業環境設備或製造過程予以分類,依可能產生的危害進行職務及作業清查,並配合各部門之作業流程,將每個作業步驟展開填寫於「危害鑑別與風險評鑑表」中,依其嚴重度、可能性換算成風險等級,判斷並採取風險控制,針對各廠區年度較高風險危害因子,訂定改善方案並持續改善,以提供員工及工作者良好的工作安全環境;如有重大職業災害發生,將列為高風險等級並進行風險管控。2024年台灣及大陸廠區皆完成各項作業風險評估,無不可接受風險或重大危險。

參照台灣及大陸當地政府職業安全衛生法規,當工作場所有立即發生危險之虞,雇主或工作場所負責人需停止作業,並使員工退避至安全場所;若員工認為所執行之職務有潛在危害風險,在不危及其他工作者安全情形下,自行停止作業及退避至安全場所,並立即向直屬主管報告。針對主動回報以及因職業安全危害疑慮退避之員工,於相關作業規範不予以懲處說明。

職業安全衛生組織

中強光電台灣及大陸廠區均設有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單位,負責規劃、督導與推動勞工安全衛生相關業務,為使安全衛生工作能順利推動與執行,透過PDCA管理機制,持續改善人員、設備及環境之風險、提升同仁自我安全意識,共同達成零災害目標。

 

職業安全議題諮商、參與及溝通

為營造舒適、安全之環境及促進勞資雙方溝通,中強光電台灣廠區定期召開「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大陸廠區亦定期召開「職業健康管理委員會」及「安全例會」,委員由各層級主管、安全衛生人員及勞工代表組成,其職責是對公司擬訂之職業安全衛生政策提出建議,並審議、協調及建議安全衛生相關事項,亦每季召開會議,共同決策安全衛生系統規劃及運作,並將結果以紙本或電子方式公告,更鼓勵全體員工透過「環安衛專區意見平台」提出職業安全相關建議,管理單位接獲通知後即主動協助,建議者亦不會受到懲處;承攬商則透過每年舉辦協議組織會議,宣導、諮詢與溝通職業安全議題。

【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推動研議及諮商事項】

  • 持續推動安全工作環境與職業災害預防
  • 持續推動廠區節能減碳與工業減廢
  • 定期教育訓練,提升員工安全衛生意識
  • 持續推動環境安全稽核
  • 管理審查確保環安衛管理系統之有效運作
2024年台灣及大陸廠區共召開24次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及67次承攬商協議組織會議;2024年未發生與工作安全之爭議事件。

【2024年台灣廠區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每季召開一次會議,各廠勞工代表比例如下:
台灣廠區 勞工代表人數 委員總數 勞工代表比例
力行廠 5 12 42%
竹南廠 10 23 43%
南科一廠 8 22 36%
南科二廠 3 9 33%
 
【2024年大陸廠區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每季召開一次會議,各廠勞工代表比例如下:
大陸廠區 勞工代表人數 委員總數 勞工代表比例
昆山廠 4 17 24%
吳江廠 6 17 35%

職安衛教育訓練

為確保每位員工能熟知職業安全衛生相關法規及公司安全衛生管理機制,制定環安衛教育訓練作業程序,並依法規及職務需求提供員工安全衛生訓練課程,以提升員工安全衛生觀念。2024年台灣及大陸廠區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共20,609人次受訓,總受訓時數為105,713小時。安全衛生在職教育訓練包含職安衛業務主管、職安衛管理人員、有害作業主管、防火管理人員、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成員、各項法定在職及年度承攬商進廠訓練等。
 
訓練內容 / 地區 台灣 大陸
新進員工職業安全教育訓練(人) 307 3,335
年度消防/民防團訓(人次) 378 5,888
安全衛生在職教育訓練 (人次) 3,196 6,951
年度承攬商進廠訓練(人) 492 62
總受訓人次(人次) 4,373 16,236
總受訓時數(小時) 7,704 98,009

災害應變演練

為落實員工防災概念,提升緊急應變編組人員之危機意識與緊急應變處理能力,除定期檢視緊急應變計畫,也定期配合消防隊實施廠區消防演練,透過實務演練課程強化同仁應變能力。2024年共辦58場次災害應變及消防演練,含承攬商共10,347人次受訓,總受訓時數為10,980小時。
 

職業災害管理

  • 根據年度重大主題鑑別結果,將「降低公傷件數」訂為「職業健康與安全」目標,並優先執行相關行動計畫。我們對職業災害風險進行系統化管理,除制訂公傷暨意外事故管理作業規範,亦設置「意外事故報告/人員公傷/環安衛異常事件處理記錄」平台,記錄及追蹤事故發生原因及矯正改善情形。各項公傷事故發生時,即重新檢視危害因子及評估風險,強化災害預防,同時透過定期內部巡檢、遵循事故管理規範及通報系統調查機制,落實事故分析及改善,確保工作環境安全。
  • 台灣廠區虛驚事故共5件、不含交通意外之公傷事故共5件,分別為個人行進間不慎跌倒4件,搬運姿勢不良拉傷1件,皆已完成事故調查分析,同時透過實施人員行走、上下樓梯、搬運之危害告知、安全宣導及教育訓練等矯正預防措施,以加強個人安全意識及降低事故發生率。
  • 竹南廠2019年3月27日至2024年12月31日,平均每月295位參與工安協會推行之安全衛生自主管理運動-加入「無災害工時紀錄活動」行列,截至2024年底,累計無災害工時達3,236,072小時,未來將持續以「職場零災害」為目標,致力維護安全工作環境。
  • 大陸廠區虛驚事故共6件、不含交通意外之公傷事故共5件,分別為吳江廠區1件摔傷事件、2件割傷事件與1件扭傷事件,以及昆山廠區1件跌倒事件,皆已完成事故調查分析及安全宣導,達成2024年目標。吳江廠區為減少公傷事故發生,加強推動生產線自動化設備操作安全訓練與宣導、工作場所7S及落實現場巡檢工作等措施;昆山廠區則加強宣導上下樓梯時不使用手機,避免意外事故發生。

歷年員工職業傷害紀錄
地區 台灣6 大陸6
項目 / 年份 2021 2022 2023 2024 2021 2022 2023 2024
總經歷工時 2,896,536 3,019,048 3,018,456 2,913,152 8,167,136 9,153,560 6,062,224 5,255,704
職業傷害所造成的死亡比率1 0 0 0 0 0 0 0 0
嚴重的職業傷害數 (排除死亡人數)2 0 0 0 0 13 11 2 5
嚴重的職業傷害比率 (排除死亡人數)2 0 0 0 0 1.6 1.2 0.3 1.0
失能傷害損失日數 0 5 3 35 365 691 66 216
可記錄之職業傷害數3 2 8 7 10 13 14 8 11
可記錄之職業傷害比率3 0.7 2.6 2.3 3.4 1.6 1.5 1.3 2.1
損失工時傷害頻率4 0 0.3 0.3 1.7 1.6 1.5 1.3 2.1
1. 職業傷害所造成的死亡比率=職業傷害所造成死亡人數/工作小時×1,000,000
2. 嚴重的職業傷害比率(排除死亡人數)=嚴重的職業傷害數(排除死亡人數)/工作小時×1,000,000;「嚴重的職業傷害數」係指符合「公傷暨意外事故管理作業說明書」之重大事故人數 
3. 可記錄之職業傷害比率=可記錄之職業傷害數/工作小時×1,000,000;台灣廠區「可記錄之職業傷害數」指職安署公告應申報之職災及虛驚事件之件數;大陸廠區則為依公司規範記錄之件數
4. 損失工時傷害頻率=失能人次/工作小時×1,000,000
5. 受雇員工人數及工時統計:人數採2024年1月~12月平均人數取整數;台灣廠區計算依據為2024年1月~12月職業災害申報資料,大陸廠區計算依據人資系統資料,2024年受雇員工人數共4,030人
6. 2021年~2023年台灣廠區含中強光電(力行廠、竹南廠、南科一廠、南科二廠)、大陸廠區含昆山廠區(昆山揚皓光電、昆山揚燁光電)及吳江廠區(蘇州璨鴻光電、蘇州璨宇光電、蘇州璨曜光電);2024年台灣廠區含中強光電(力行廠、竹南廠、南科一廠、南科二廠)、大陸廠區含昆山廠區(昆山揚皓光電、昆山揚燁光電)及吳江廠區(蘇州璨宇光電、蘇州璨曜光電)
 
歷年非受雇工作者職業傷害紀錄
地區 台灣6 大陸6
項目 / 年份 2021 2022 2023 2024 2021 2022 2023 2024
總經歷工時 196,664 435,944 181,528 244,016 8,226,264 2,971,928 880,160 775,184
職業傷害所造成的死亡比率1 0 0 0 0 0 0 0 0
嚴重的職業傷害數 (排除死亡人數)2 0 0 0 0 0 0 0 0
嚴重的職業傷害比率 (排除死亡人數)2 0 0 0 0 0 0 0 0
失能傷害損失日數 0 0 0 0 0 0 0 0
可記錄之職業傷害數3 0 0 0 0 0 0 0 0
可記錄之職業傷害比率3 0 0 0 0 0 0 0 0
損失工時傷害頻率4 0 0 0 0 0 0 0 0
1. 職業傷害所造成的死亡比率=職業傷害所造成死亡人數/工作小時×1,000,000
2. 嚴重的職業傷害比率(排除死亡人數)=嚴重的職業傷害數(排除死亡人數)/工作小時×1,000,000;「嚴重的職業傷害數」係指符合「公傷暨意外事故管理作業說明書」之重大事故人數
3. 可記錄之職業傷害比率=可記錄之職業傷害數/工作小時×1,000,000;台灣廠區「可記錄之職業傷害數」指職安署公告應申報之職災及虛驚事件之件數;大陸廠區則為依公司規範記錄之件數
4. 損失工時傷害頻率=失能人次/工作小時×1,000,000
5. 非受雇工作者人數及工時統計:人數採2024年1月~12月平均人數取整數;台灣廠區計算依據為2024年1月~12月職業災害申報資料,大陸廠區計算依據人資系統資料;2024年非受雇工作者人數共502人
6. 2021年~2023年台灣廠區含中強光電(力行廠、竹南廠、南科一廠、南科二廠)、大陸廠區含昆山廠區(昆山揚皓光電、昆山揚燁光電)及吳江廠區(蘇州璨鴻光電、蘇州璨宇光電、蘇州璨曜光電);2024年台灣廠區含中強光電(力行廠、竹南廠、南科一廠、南科二廠)、大陸廠區含昆山廠區(昆山揚皓光電、昆山揚燁光電)及吳江廠區(蘇州璨宇光電、蘇州璨曜光電)
 

承攬商管理

除了員工,承攬商也是我們重要的合作夥伴。為了確保合作夥伴的健康、維護設施安全和具體落實中強光電對職場健康安全的承諾,台灣廠區訂有明確的供應商及承攬商管理作業規範,並定期實施承攬商評鑑,以確保承攬廠商符合入廠規範;同時著重非員工之其他工作者溝通與危害告知,施工廠商於入廠前參與「承攬商工作場所危害告知及協議會議」,及所有施工人員需接受中強光電「承攬商環安衛教育訓練」;施工申請與工程前、中、後的管理由電子化施工申請系統進行有效控管。

透過落實承攬商安全衛生管理,台灣廠區2015年~2024年連續10年承攬商事故發生,大陸廠區2022年~2024年連續3年承攬商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