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5年05月28日
 

水資源管理

中強光電主要用水來源為自來水,需求以空調、民生及團膳用水為主,使用者為員工、訪客及承攬商,無製程用水需求,對環境影響較小,但考量水資源實為國際永續重大關切議題,中強光電依據世界資源研究院(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WRI)開發的水風險工具(Aqueduct)進行綜合性水資源風險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台灣廠區處於低至中度水風險等級(1~2),而大陸廠區則面臨高度水風險等級(3~4)。面對氣候變遷可能加劇的缺水風險,我們將持續監控水資源使用狀況及缺水風險,同時定期評估、檢討及實施用水最佳化策略,以確保水資源有效管理與永續利用。目前各廠區採取回收及節水措施來降低水資源所帶來的衝擊,同時加強宣導節約用水相關資訊,提前防範乾季水資源缺少的危機。


水資源管理策略

  • 追求用水效率極大化
  • 提升上下游價值鏈對水資源之重視與節約
  • 擬訂節水目標,並定期檢視以達節水目標
  • 持續推動各項節水方案,落實節水成效
  • 透過日常管理及巡檢,發掘可行節水措施
  • 推動水資源教育,提升利害關係人用水素養
     

水質管理

中強光電製程主要以產品組裝為主,生產過程並無用水需求,且無製程廢水產生,廢水主要來自於員工生活污水。2024年中強光電排水量為0.27百萬公噸,所有廢水排放均符合當地法規要求,嚴格按照當地法規處理廢水並定期進行水質檢測,監控廢水排放狀況,以確保排水品質符合在地法規管制排放標準,如發現不符合標準之情形,將立即啟動矯正改善計畫,避免對自然水體及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用水狀況

水資源議題受全球共同關注,中強光電營運環境衝擊水資源雖非主要項目,仍設定用水減量目標,透過用水宣導及各項節水與回收措施,2024年台灣廠區用水量較2023年減少3%,較2021年減少9%;大陸廠區2024年用水量較2023年減少18%,較2021年減少45%,皆達短期目標。台灣及大陸廠區總用水量較2023年減少16%,較2021年減少40%。未來,我們將持續以積極的減水措施,減緩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



節水措施-回收系統及省水裝置

  • 台灣各廠區及蘇州璨曜光電皆設有回收系統,主要收集地表水、筏基水、空調冷凝水及雨水作為景觀植栽澆灌及民生次級用水;各廠區亦透過調節空調換水濃度、加裝水龍頭省水裝置(節水器與感應出水)、監控團膳用水及減少清潔用水等節水措施,以達短期用水減量目標。
  • 自2018年起推動各項回收及節水措施,截至2024年共回收及節水量207,000公噸,減碳223.6公噸。
  • 2024年碳揭露專案(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水安全(Water Security)」問卷獲評「A」領導等級(A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