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5年05月28日
 

綠色企業

氣候變遷已成為近年來全球最關注也最具衝擊性的永續議題,中強光電以「環境永續4G力」為核心,持續推行友善環境措施及「綠生活實踐計畫」,邀請綠色夥伴參與「綠地球、綠行動、綠知識」,並藉由提升員工節能環保意識,和減少辦公活動用水及二氧化碳排放來打造綠色工廠,希冀以綠色文化擴大影響力,為減緩氣候變遷所造成的環境衝擊盡一己之力。

為展現對環境保護的堅定承諾,中強光電於2024年主動簽署4項國際環保倡儀承諾,包含針對生物多樣性簽署之「生物多樣性暨不毀林承諾」,並運用BRF進行評估,希冀於2050年對環境生態產生淨正向影響及達成不毀林目標,亦積極投入環境公益活動和回應在地公部門需求,除連續五年認養公廁與海岸,並將環保活動效益轉為捐款金額,更首度辦理綠色旅遊,由內而外擴大綠色影響力。

綠地球-世界主題日活動

植樹節
  • 大陸廠區舉辦2場「植樹活動」,增加廠區綠植,共17人參加
  • 吳江廠區辦理2場「咖啡渣種綠植活動」,回收咖啡渣種植多肉植物,共52人參加

地球日
  • 關燈一小時:連續第5年舉辦「關燈一小時」活動,台灣及大陸8廠區、7間小學及115家供應商共同響應,共14,628人參與,減少2,467度用電及減碳1.3公噸,減碳量增加18%
  • 環保愛兌換:台灣廠區548位同仁參與兌換環保商品活動,共回收4,267顆電池,並將2,498個二手袋捐予迪卡儂新竹店,531張發票捐予世界和平會及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10本二手書之義賣金捐予芒草心慈善協會及中華育幼機構關懷協會
  • 歷年活動回顧: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5年

無車日
  • 大陸廠區辦理24場無車日活動,共2,005人次參與,減少燃油車行駛30,543公里及減碳7.1公噸
  • 吳江廠區辦理環太湖騎行活動,共18人參與

清潔日
  • 全體員工簽署「全員減塑承諾」
  • 昆山廠區辦理「捐舊物與獻愛心」活動,捐出52件衣物及204本書本予昆山市慈善基金會

糧食日
大陸廠區於午餐時間舉辦3場「光盤活動」,邀請同仁倡議惜食,以「吃多少、夾多少」方式減少糧食浪費,共3,309人參與


綠知識

環境教育場所參訪
  • 力行及竹南廠邀請同仁及眷屬一同至飛牛牧場,體驗大自然環境及酪農系列課程,傳遞友善環境的低碳食物里程概念及健康均衡飲食的知識與態度,共162人參與,累積486小時環境教育時數。
  • 南科一及南科二廠邀請同仁及眷屬一同至走馬瀨農場,藉戶外旅遊行程、DIY課程及環境生態體驗活動,瞭解當地生態與環境永續理念,共121人參與,累積363小時環境教育時數。



環境教育影片推動
  • 台灣廠區於Coretronic APP新增4部關於海洋生態、生態保育及綠色採購等重要議題之環境教育影片,提供員工與家人共同觀賞,進而關注環境議題及實際參與環保活動,共累積803小時觀看時數,並辦理有獎徵答以鼓勵員工觀賞環境教育影片,共800人次參加。
  • 大陸廠區於2024年開始推動環境教育影片觀賞計畫,提供10部環境教育影片予同仁觀賞,提升同仁對垃圾減量、環境保護及自然保育意識,累積9,953小時觀看時數。


綠行動

環保手作體驗
  • 南科一及南科二廠辦理1場「環保魔法刷活動」,利用廢毛衣之線材再製清潔刷並自製食用級泡澡球,減少資源浪費及水體污染,共30人參與。
  • 吳江廠區辦理4場「紙箱及紙杯二創改造活動」,透過紙箱及紙杯的改造活動,將廢棄物轉化成裝飾品,共39人參與。



低碳綠色旅遊
  • 南科一及南科二廠聯合辦理1場「檜意森活綠色旅遊活動」,同仁及親友享受旅遊亦可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與破壞,共30人參與。
  • 昆山廠區辦理1場「大漁灣徒步活動」,同仁及親友透過健行旅遊方式,體驗自然生活美好,共44人參與


 
公廁認養
竹南及南科一廠連續5年響應政府公廁認養計畫,於廠區所在地公所認養5座公廁,除了提供在地居民更好的如廁環境,也提供水溶性衛生紙以減少廢棄物產生,投入近6萬元,共43萬居民受惠,廢棄物減碳3.7公噸。
 
贊助稻草分解菌
自2021年起,已連續4年提供稻草分解菌予新竹縣農民,讓其以稻草分解菌取代稻草焚燒,有效改善空污問題。2024年贊助47萬元購買2,000瓶稻草分解菌,可供200公頃稻田使用,約占新竹縣稻田面積5%,減碳1,800公噸。

清淨山水活動
  • 護海洋:竹南廠連續8年認養及維護龍鳳漁港海岸,除定期辦理龍鳳漁港淨灘活動外,更首次受苗栗縣政府及客戶-友達光電邀請辦理「聯合淨灘活動」,分別由執行副總及安環處主管帶領至桃園觀音草漯與竹南長青之森海岸淨灘,參與跨區海岸淨灘及強化夥伴關係。2024年共辦理3場淨灘活動,投入65位志工人次,清理480公斤海廢垃圾,並捐款新台幣4萬元予「荒野保護協會」。
  • 淨山水:大陸廠區於2024年辦理3場淨山及淨水活動,一同守護山水,維護生態環境,提高員工環保意識,共63人參與,清理33公斤垃圾。



提高綠色產品使用
  • 響應環境部綠色採購政策、落實「可回收、低污染、省資源」之環保理念,並帶動供應商積極開發綠色產品,以提升台灣綠色產品品質,我們優先採購具低污染、可回收、省資源或綠建材、自行宣告或生命週期(原料取得至廢棄)對環境衝擊較小的綠色產品。
  • 2024年台灣廠區申報金額3,326萬元,較過去三年平均增加15%,台灣四廠區申報金額皆超過500萬以上。
  • 2024年採購33,200包環保衛生紙、21,200包環保擦手紙及2,429包PEFC認證影印紙。

「步步高升」爬樓梯活動
  • 我們將自行開發之計數器裝置於各樓層以紀錄同仁爬樓梯減碳足跡,並於2015年開始舉辦「步步高升」爬樓梯活動,2015年~2024年爬樓梯活動共累積超過2.4億階,相當於爬13,953座台灣玉山,節省347萬度用電,減碳1,780公噸,相當於4.6座大安森林公園年吸碳量。


生物多樣性

中強光電台灣及大陸廠區均未設立於生態保育區域,除確保不破壞生物棲息地外,為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我們從源頭做起,全面優化生產流程、降低原物料對生態的衝擊和避免毀林、增加能源使用效率、鼓勵供應商採用環保可回收材、積極與上游價值鏈伙伴合作保護,從減少自然損害做起,未來將以TNFD架構評估自然相關影響,以實現生物多樣性相關目標,並逐步將自然相關議題納入營運決策中,以規劃更完善的環境保育推動策略,展現科技與生態和諧共存之成果。

生物多樣性暨不毀林承諾
為維護生物多樣性及終止毀林行為,中強光電於2024年訂立「生物多樣性暨不毀林承諾」並由董事長親簽後公布,展現公司護生物多樣性的決心。我們從「保育、復育、教育」三大面向積極推動自然生態保護行動,增強地球生態系統的韌性與調適能力,並承諾降低營運活動對環境的衝擊,也透過「維護生物多樣性」、「實施資源管理」、「落實綠色製造」、「積極參與保護行動」及「建立生態保育共識」等五大行動,推動自然保育和環境教育,致力於2050年對環境生態產生淨正向影響及達成不毀林目標,實現科技與生態共榮願景。

導入生物多樣性風險評估
為掌握對生物多樣性之依賴與衝擊風險,中強光電運用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 WWF)推出之生物多樣性風險過濾器(Biodiversity Risk Filter V2.0, BRF)對本報告書邊界內據點進行生物多樣性實體與聲譽風險評估。我們根據營運據點之經緯度、產業型態、關鍵程度,評估其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性」和「衝擊性」,鑑別「供應服務(Provisioning Services)」、「調節與支援服務-賦能(Regulating & Supporting Services-Enabling)」、「調節服務-緩解(Regulating Services-Mitigating)」、「文化服務(Cultural Services)」、「生物多樣性壓力(Pressures on Biodiversity)」、「環境因子(Environmental Factors)」、「社會經濟因子(Socioeconomic Factors)」及「其他聲譽因子(Additional Reputational Factors)」等八大類共33項生物多樣性相關之實體與聲譽風險。

綜合分析結果顯示,公司的生物多樣性風險大多屬中度或低度風險,而前五項風險指標中,以「污染」風險略為偏高,因此我們除了訂立中強光電減塑承諾,也號召全體同仁共同簽署「全員減塑承諾」倡議,將循環經濟理念導入產品開發與設計,以降低對塑膠的依賴,亦透過自主栽種有機水培蔬菜,定期向在地小農採購有機農作物,響應無農藥飲食,減緩氮肥、農藥造成的土壤及水體污染。針對「調適服務」與「供應服務」風險,我們透過導入多項溫室氣體減量計畫、節水措施、提高再生能源使用等作為,落實氣候變遷減緩行動,緩解極端氣候發生。

生物多樣性風險指標
 
排序 前五項風險指標 風險類別
1  汙染  實體風險:生物多樣性壓力
2  熱帶氣旋  實體風險:調節服務-緩解
3  極端高溫  實體風險:調節服務-緩解
4  勞工與人權  聲譽風險:社會經濟因子
5  空氣品質  實體風險:調適與支持服務-賦能

生態保育行動
  • 吳江廠區放流2,000條原生種草魚魚苗至太湖,草魚能夠幫助控制水草生長,維持水域生態平衡,改善水域生態,共14人參與。
  • 吳江廠區於廠區築鳥窩新家,為鳥類打造安全且舒適的生活環境,保障幼鳥能夠在適合的環境中成長,促進生物多樣性,讓廠區成為自然和永續發展的環境。